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月13日,资源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开发教研室组织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学院相关领导及教研室全体教师线下参会,同时邀请宁夏宝丰煤业集团通防部工程师通过线上方式共同参与。
活动伊始,学院党总支负责人以“三全育人”为主线,强调课程思政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凝聚集体智慧,挖掘不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融入日常教学的有效方法和可行路径,进一步提升课堂思政效能。
活动以煤矿类专业为载体,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的立体化研讨框架。张国强老师从专业自信切入,提出通过课程导入“能源安全国家战略”“煤炭行业发展历程”等内容,将"能源报国"的初心植入教学。陈继勋老师以矿区电气设备运维为场景,阐释"扎根奉献"精神与工匠情怀的培育逻辑。周继国老师展示的"矿图识读"课程设计,将家国情怀融入坐标网格。赵维老师提出的"矿山实景课堂"方案,计划通过VR技术还原巷道支护场景,让学生在虚拟实践中感悟劳动价值。他们的分享聚焦于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共生关系,强调在智能采矿时代仍需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行业底色。
作为企业代表,宁夏宝丰煤业集团通防部工程师张庆邦从实践视角通过"煤矿瓦斯治理攻坚"等真实案例,揭示"技术为基、责任为重、道德为先"的职业规划体系,提出安全红线意识应成为新时代矿山人才的思想钢印,使"采煤精神"的内涵从历史传承向现代职业素养拓展。
学院教学负责人作总结发言,她强调要以广袤祖国大地为课堂、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为素材,建立“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图谱”,按章节标注育人目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上。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是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有益探索,通过校企联动、多维研讨,实现了思政元素从“被动嵌入”到“主动融合”的转变。不仅强化了教师的协作意识与凝聚力,还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共享与资源整合,推动学院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 “大思政” 育人格局,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